味精

為什麼味精罪大惡極?


味精是甚麼?

好幾百年以來,有些中國和日本的婦女一直使用某類海草製成調味品,燒菜時加進去,令食物味道濃郁。
1908年,東京大學教授池田菊苗博士研究發現:原來那些海草裡含有的谷氨酸,是令食物味道濃郁的秘密。他把這種化學物質抽了出來,形成結晶體。
日本商人馬上拿了這個發現去賺錢,翌年已經有味精在市面出售,那些化學物質是由小麥提煉出來的。
今天,全球約有二十個國家生產味精,每年產量達400,000噸。
味精的化學名稱叫谷氨酸鈉(Mono-sodium-L-Glatamate,簡稱MSG),是谷氨酸鹽的一種。在天然食品之中,許多都含有谷氨酸鹽,例如番茄、芝士、磨菇、黍米、青豆等。大多數食品含有1%-35%蛋白質,其中一般有10 - 35%是谷氨酸鹽。人體也不斷生產谷氨酸鹽,這種物質是製造蛋白質不可少的成份,對於幫助體內新陳代謝作用非常重要。味精與人體自己製造的谷氨酸鹽完全沒有分別,消化之後進入體內正常的生物化學途徑,製造能量。
目前市面出售的味精都是白色晶體粒狀物,沒有氣味。最流行的牌子是「味之素」,但香港也有本地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產品以其他牌子出售,成份大同小異。這些味精幾乎全部都是從甘蔗的糖漿及木薯澱粉經過複雜的發酵過程提煉出來的。

「味精症候」是怎樣的?

1968年,有個醫生郭浩文(譯音)在紐約一間中國餐館進膳,感到身體麻痺,從頸後部開始,一直伸延到手臂和背部、臀部,同時他全身軟弱,心跳加速,這些癥狀維持了兩個鐘頭。
郭醫生發現原來他有許多朋友也是吃過中國菜之後有類似的不適癥狀,於是寫了一封信給美國一份醫學學報提及此事。
他的信發表後,陸續有許多人投函撰文說有類似的經歷;有人提出那些癥狀可能是由味精引起,中國餐館裡使用大量味精來調味。這些癥候被稱為「中國餐館症」。多個醫生和科學家做過試驗,發現有些人吃了含味精的食物,會產生中國餐館症。
從此,「中國餐館症」令有些西方人談虎色變。但由於味精的使用在東方社會(日本、南韓、中國、馬來西亞、泰國等)最普遍,西方膳食較少,因此一直未有成為嚴重的健康問題。說起來也奇怪,東方人似乎較少對味精產生不良反應。
有些人對味精敏感,例如有些患哮喘者吃味精後病情惡化。他們吃了中國菜後,先出各種「中國餐館症」癥候,再在十二到十四小時後哮喘發作,有些病人因為情況嚴重要送院救治,若得不到及時照料,可能死亡。這種情況被稱為「中國餐館哮喘症」。
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訂下了一個建議的最高個人每日進食量,適用於出生12個星期以上的嬰兒及成人(初生嬰兒絕不應該服用任何食物附加劑):體重每公斤可服食120毫克谷氨酸,即相當於每公斤可服食135毫克味精(谷氨酸鈉),伸算起來,一個重50公斤(110磅)的人,每日可以吃6克(約一茶匙)的味精。
一茶匙的味精當然是很大的份量,很少人會整茶匙味精吃進肚裡。但一天「可以」吃6克,平均其實等於一小時只可以吃0.25克。平日我們在餐館進食,一小時之內往往吃了兩三克味精。澳洲醫生曾經醫治過一些哮喘病人,就是這樣急性病發進院。
有些人吃了1.5克的味精(等於一碗即食麵或半碟炒飯或兩三碟點心),就可能引起「中國餐館症」及「中國餐館哮喘症」。

味精症候是怎麼一回事?

  • 發生
    1. 空肚吃較多出現
    2. 吃了2 克以上才出現
    3. 女人出現較多
    4. 吃了味精後約15分鐘開始,一兩小時後消失
  • 徵狀
    1. 面部充血:熱辣辣或燒灼的感覺、舌根腫脹
    2. 緊張:心跳反常或加速、暈眩、頭痛、偏頭痛、頸部僵硬,肌肉收縮、作嘔、失眠、腸胃不適
    3. 刺痛:頸痛、臂痛、胸痛
    4. 麻木:上肢酸軟、情緒低落
    5. 敏感症:哮喘惡化、咳嗽

味精是否安全?

究竟味精對人體有沒有害?味精用作調味品是否安全?這是市民最關心、最想知道答案以求心安的問題。
答案應該是:目前不知道。
「有害」和「安全」並不是簡單的、黑白分明的事情。
「飯食得多都會死人」,即使是清水,大量灌進肚裡也可以致命。糖、鹽、油吃得太多,對健康也害處很大,事實上一般香港人都確是吃糖、鹽、油過量,引起種種嚴重病症——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總之任何食物過量服用都有害、都不安全。
味精的問題特別複雜,因為它本來是很「天然」的物質。
味精製造商指出以下的事實,證明味精不可能對人體有害:
  1. 味精(谷氨酸鈉)是食品的一種天然成份,幾乎所有含蛋白質的食物(包括人乳牛乳)都含有味精。
  2. 人體內不斷製造谷氨酸鹽,成份與味精完全相同。
  3. 平日煮食時使用的味精,份量還比身體裡已有的及從其他食物吸收的少。
可是,事不離實,確有不少人吃了含味精的食物長期出問題。除了心理作用之外,一個解釋是有些人對忽然增加的味精產生敏感反應,凡是吃了一頓含大量味精的食物,就感到不適,出現所謂「味精症狀」。目前科學研究仍然找不出確實的原因,說明那些癥候(見上文介紹)何以造成。
另一方面,除了那些「味精症候」的短期不適外,科學至今仍未能證實味精對人體有長久的、嚴重的害處。要證明某種物質會必然引起某病症,跟想證明某種物質對人無害一樣,都非常困難,需要花很多時間做很多研究。
至今未能指證味精有害,並不等於它無害。
我們最好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 害處可能日後被發現
    歷來許多普遍使用的化學物質,長期被「公認與證明」無害,結果過了一段時期很多人受害,到時往往已經太遲。DDT和阿司匹靈就是好例子。今天未有確證證明味精有害(但已有許多實驗資料,見下文),說不定明天會。
  2. 「雞尾酒效果」
    任何物質吃進肚裡,本身可能無害,但與其他物質一起吃,往往產生危險。由於味精可能與千萬種飲食同吃,甚至可能與藥物(例如胃藥、避孕丸、藥材)產生副作用,這些危險性無從試驗或估計。
  3. 損失營養
    長期不用真材實料(例如新鮮雞肉)做菜煲湯,改用味精(例如雞精或罐頭雞湯),身體失去營養,影響發育,減低抗病能力。
  4. 一時大量進食
    不錯人體裡早已有不少味精,一般食物本身已多多少少含有味精,對健康無損,但在短時間內(三幾十分鐘之間)忽然吃進大量(幾克)的味精,卻很可能有害。

味精安全可疑的證據

除了無數臨床紀錄證實不少人吃了味精感到不適外,過去四十年來有大量科學研究及其他紀錄,證實味精在某些情況下會令動物或人生理嚴重受損害,以下列出其中一部分。

■ 味精與發育

科學實驗結果顯示,味精會妨礙發育,導致肥胖症及其他病症:
  • 在1970年的一次實驗中,一群老鼠在出世後開頭十天用皮下注射方式把味精打進體內,結果長大後紛紛癡肥——附睪脂肪墊重量增加,細胞體積增大,脂肪質細胞數目下降。此外,這群老鼠長大後與對照的另一群比較,體內較大型的細胞對於腎上腺素的脂解作用反應特別差,但是對胰島素的抗脂解作用反應卻特別厲害。負責研究的專家認為味精造成肥胖症,原因是味精改變了細胞對腎上腺素及胰島素的反應,令在脂肪質裡的脂類成份增加。
  • 在1974年的一次實驗中,科學家發現幼年老鼠長期吃了含1-2%味精的食物之後,斷奶時體重比對照那一群較高。
  • 在1997年的一次實驗中,一組老鼠在出世後開頭十天用腹膜注射法打進相當於每公斤體重4克的味精,結果發現長大後生長畸型、內分泌反常、行為反常,其中大部分尾部自動裂開,全部明顯又矮又癡肥,雌鼠比對照的另一群卵巢小、子宮小、腦下垂體小。另一組老鼠同樣在出世後開頭十天打進了同樣份量的味精,但分五次注射,結果上述典型的味精遺害輕微很多。

■ 味精與視力

科學實驗結果顯示,味精會破壞視網膜,影響視力:
  • 在1960年的一次實驗裡,科學家用腹膜注射的方法,把味精打進幼年老鼠體內,份量為每公斤體重3.2克,結果發現那些老鼠視網膜中毒受損。
  • 在1967年的一次實驗裡,科學家在一群老鼠出生後一至十日,用腸道外注射法把相當於每公斤體重2.2-4.2克的味精十次打進體內,結果視網膜全部毀壞。
  • 在1969年一次實驗裡,一些九至十日大的老鼠被一次皮下注射每公斤體重4克的味精,然後分別在30分鐘到48小時之後被殺,結果發現視網膜嚴重損毀——處處有神經枝狀突起,還有神經細胞逐漸改變,——壞死,終於細胞紛紛吞噬。

■ 味精與嘔吐

科學實驗結果顯示,味精會導致嘔吐:
  • 在1944年的一次實驗裡,科學家用靜脈注射方法把酪朊水解產物或人造氨基酸混合液打進狗隻體內,結果狗隻紛紛噁心及嘔吐。
  • 在1947年,醫生用谷氨酸鈉鹽(Sodium glutamate,成份與味精幾乎相同的化學物質)來醫治尿毒症,把血液裡的氨含量水平降低,結果發現受治療的人用靜脈注射方法打進了38克之後,17人中有11人嘔吐。

■ 味精與高血壓

味精含鈉離子量約13%,身體吸收太多鈉離子可能導致高血壓症。現時港人吸收鈉離子往往遠超過體內所需,為預防高血壓,最好不吃味精。(以上是香港營養學會的意見)

■ 味精與生殖力及遺傳

科學實驗結果顯示,味精會破壞遺傳因子、影響生殖力、令後代畸形:
  • 在1965年一次實驗裡,有第一群十四隻兔子被一起拿來研究,十雌四雄,所有雌兔一連27天吃了每公斤體重25毫克的谷氨酸(雄兔沒有吃)。後來其中兩隻雌兔已懷孕。第二群兔子四雌二雄,全部吃了每公斤體重25毫克的谷氨酸,又吃了同樣重量的維他命B6。第三群兔子六雌一雄,全部吃了每公斤體重25毫克的谷氨酸。第四群兔子廿雌八雄,作為對照。所有谷氨酸和維他命都是用管飼法餵食。第一群裡兩隻雌兔懷孕延遲,子宮裡有變質胎兒,另兩隻後來小產,產下畸形死胎,有兩隻後來懷孕,正常時期生產,但小兔四肢有多種畸形殘缺、生長遲緩,而對照那一群沒有以上情形。第二群兔子有兩隻懷孕,產生畸型小兔,出生後不久都死掉,骨骼變形,多個器官萎縮。第三群兔子有三隻懷孕,產下的小兔全部四肢畸形。吃過谷氨酸的三群兔子全部雄兔睪丸萎縮,產下的小兔身體全部多重殘缺。
  • 可是在1970及1971的兩次實驗中,發現母鼠體內有味精,產下的小鼠長大後紛紛內分泌失調。
    該兩次實驗又發現,小鼠出生後不久一連十天用皮下注射法打進相當於每公斤體重2.2-4.2克的味精,後來在四十日大時殺死剖屍檢驗,結果發現這些小鼠體重減少、睪丸及卵巢壞死,腎上腺及甲狀腺重量減少,前大腦垂體內的生長激素及促黃體發生素水平下降。
  • 在1975年的一次實驗中,兩組老鼠在出世後開頭十天分別用皮下注射的方法打進相當於每公斤體重4克的味精,其中一組是一次過注射,另一組分五次注射,結果牠們長大後,大腦垂體、腎上腺、卵巢、睪丸都比對照的另一群老鼠小。
  • 在1977年另一次實驗裡,一群老鼠在出生後第二到十一日內每天用皮下注射方法打進味精,份量由開頭每公斤體重2.2克,結果兩性的老鼠長大後生殖都有問題;雌鼠懷孕較少,產生的小老鼠體積特別小;雄鼠能育性亦大減。
  • 在1977年另一次實驗裡,一群初生的老鼠用皮下注射法打進相當於每公斤體重2.5-4.2毫克的味精,結果發現活動能力未受影響,但長大後矮小癡肥,雌鼠生育能力受干擾。

■ 味精與智力

科學實驗結果顯示,味精會造成永久性腦部創傷,而且幼年時看不出來:
  • 在1970年的一次實驗裡,65隻十至十二日大的老鼠一次過用管飼法被餵食不同份量的味精,包括每公斤體重0.5克、0.75克、1.0克、2.0克,其中有十隻沒有吃味精,作為對照。餵食後三至六小時,所有老鼠用灌注法殺死,結果發現吃過味精的54隻老鼠之中,有51隻明顯腦部受創傷——神經細胞紛紛壞死,而壞死的比率正好跟味精服量成正比,吃每公斤體重0.5克的老鼠是52%,吃0.75克的是81%,吃1.0克的是100%,吃2.0克的是100%。若用皮下注射方法把同量味精打進老鼠體內,結果完全一樣。該次實驗更發現,若味精與糖精(阿斯巴特)同吃,腦部受損加倍嚴重。
  • 在1970年另一隊科學家做過另一次實驗,六隻九至十日大的老鼠口服相當於每公斤體重2克的10%味精溶液,結果出現了典型的那種味精造成的腦部創傷。
  • 在1971年的一次實驗裡,科學家在一群老鼠出生後三至十日,用皮下注射法一次過把相當於每公斤體重2-4克的味精(在蒸溜水裡含0.1毫升)。另一群成年老鼠則分別用皮下注射腹膜注射方法把相當於每公斤體重6-10克(體積1毫升)打進體內。另有一群老鼠則注射氯化鈉(食鹽)。注射後七十二小時,把全部老鼠殺死,用顯微鏡觀察腦組織;結果發現注射過味精的老鼠,有95%下丘腦弓形細胞核受到損毀。
  • 在1971年另一次實驗裡,科學家在一群老鼠出生後二至四日用皮下注射方法一次過把相當於每公斤體重1克的味精,注射後分批在一小時、三小時、六小時、廿四小時殺死老鼠,用顯微鏡觀察腦部組織,結果發現全部老鼠腦內海馬狀突起部分與下丘腦的組織壞死。
  • 另一群同類的老鼠在懷孕後第17及18日用皮下注射方法打進相當於每公斤體重5毫克﹝按這是報告上的數字,似不確,恐有手民之誤﹞的味精,注射後分批在三小時、六小時、廿四小時取出胎兒檢查腦部組織,發現中部及弓形細胞核都有損毀。
  • 在1972年的一次實驗裡,科學家從十隻懷孕母鼠產下的小鼠之中,各選八隻分成四組,即每組有兩隻由各母鼠產下的小鼠,然後在第五至十天用腹管方法注進每天相當於每公斤體重1.25克、2.5克、5克的味精,對照那一組則注進清水。到了出生後第廿一天,各小鼠被放進不同的籠裡獨住;出生後三個月,用三種方法測試行為——自然運動神經活動、T形迷宮、定比例食物強化測驗。結果發現注進了大量味精的老鼠自然運動神經活動較少,學習T形迷宮較慢,但學習定比例食物強化行為則未受影響。
  • 在1974年的一次實驗裡,科學家分別用夾緊胸部主動脈及注射藥物的方法,令狗隻體內血壓大大提高,結果造成腦內埃文斯藍蛋白素外滲,損害大腦及小腦的組織。通常單是腦部缺氧,腦部組織已經受到損害,但若組織內有谷氨酸鹽,損害會嚴重得多。醫學界人士根據該次及其他實驗的結果判斷,認為患了多種病(例如眼部發炎、維他命B6缺乏的病人、做過有些手術的病人、服食避孕丸的婦女),都可能因腦部抗拒其他物質外滲的能力受削弱,容易讓味精損害腦部的組織。
  • 科學家用動物做了各種試驗,結果發現許多不同種類的動物(包括老鼠、大型老鼠,兔、猴)在幼年時接觸到味精,都會腦部受創傷。美國有兩位科學家奧耳尼及薩普在一次拿恆河猴做的實驗之後評論說:「這些猴幼時腦細胞有小部分受損,完全沒有徵象顯示出來,證明腦部受創傷是一個微妙的過程,人類嬰兒在平日的環境裡若受同樣傷害,很可能沒有人看得出來。」換句話說,兒童被餵以含味精的食物,腦部可能正在不斷受創傷,父母一直不會察覺。

■ 味精與心臟病

科學實驗結果顯示:味精會造成心臟病:
  • 在1962年一次實驗裡,科學家用靜脈注射方法把大量谷氨酸打進兔子體內,結果兔子紛紛產生心肌損害,並證明這是由於谷氨酸促使動脈緊張所造成的結果。科學家把割出的心臟單獨研究,發現大量谷氨酸令心臟操作減緩,令心臟收縮幅度增加,令冠狀脈管受壓縮。很大量的谷氨酸會令心臟停止活動。

■ 味精與癌症

西方及亞洲的著名醫生都大聲疾呼,指出把含味精的食物給幼童吃可能極端危險。新加坡大學小兒科系主任黃學本教授(譯音)說,這樣做很危險,因為味精是一種神經的傳導物,吃進體內之後,變成了一種物質,把一個神經細胞的刺激傳送到另一個,於是因而造成「中國餐館症」,令一些大人感到暈眩、面部發紅、呼吸緊促、感到「災難臨頭」。黃教授在致檳榔嶼消費者協會的一封信裡並說:「我見過嬰兒患腫瘤,當時唯一可以解釋該症的線索就是該嬰兒吃了超級市場買來的嬰兒食品,裡面含有大量味精。後來該嬰兒不再吃嬰兒食品,腫瘤隨而消失。」
日本科學家最近做過研究,發現味精在高溫之下會形成致癌物質。日常燒菜溫度不高,即使油炸食物也不會達到上述高溫,但燒烤時(叉燒、燒肉、燒鴨、旅行燒烤)可能會,若肉類含有味精(大多數在調味料中),可能有危險。

■ 味精與死亡

1971年,日本國家衛生研究所用小雞做了實驗,給予含2.6%味精的溶液,結果三日之內,小雞大部分死掉,而屍體內的心臟、氣囊、肝部、肌肉及其他內臟部位都發現大量白色物質沉澱其中。據該次研究的報告,小雞死前一天或半天之內拒絕進食,「站在那裡,雙眼閉合,然後倒在地上,軟弱地啼叫,腳部關節僵硬,想站起來但失卻平衡。」
當地中學生做了同樣的實驗,亦發現餵以2.6%味精溶液的小雞,在十九日之內死亡。另一組小雞餵以一式一樣的食物,但沒有味精,在實驗期間全部生存。*
* 限於篇幅,本章引用的資料來源未能在此收錄,可參閱《信報》「野鴿居6號」專欄1987年2月份各篇文章附註。

味精每日最高服食量是多少?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訂下了安全標準,建議每人每日的味精最高服食量,是每公斤體重120毫克,算起來等於大人 4-6克(約一茶匙),小童 1- 4克(但這個標準不適用於嬰兒,十二個星期以下的嬰兒不應進食味精或任何食物附加劑。)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味精最高服量
體重
服量
10公斤(約2歲)1.2克
20公斤(約5歲)2.4克
30公斤(約8歲)3.6克
40公斤(約12歲)4.8克
50公斤(成年)6.0克
60公斤(成年)7.2克
  • 6克約等於1茶匙。
  • 一碗即食麵約含味精1.5克,
  • 一粒山竹牛肉含1.5克,
  • 一碟炒飯或小菜含2-4克。

味精怎樣吃進肚裡?

一般人在東南亞國家(包括香港)生活,每日都不知不覺吃了相當份量的味精。
味精的來源主要有三方面:
  1. 出外進食——
    本港幾乎所有飲食店都使用味精調製食品和湯水,中式及東南亞(例如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餐館比西餐館使用味精較多。
  2. 家中廚房調味品——
    平日在家煮食時使用的豉油、蠔油、雞精、鮮露、茄汁等調味料,也含有不少味精,長期累積份量亦可觀。
  3. 加工食品——
    各類鹹味零食(例如薯片、餅乾)、有些罐頭食品(例如雞湯、火腿)、急凍食品(例如魚柳條、香腸、雞批等,都可能含有味精。(詳見下文)
我們只要留意以上的味精來源,很容易可以控制吃味精的份量,尤其是嬰孩和幼童,以及對味精敏感的人士(包括哮喘病患者),只要少出街吃飯、少買加工食品、買調味品時選用味精少的牌子,即可幾乎謝絕味精,保障健康。

為甚麼要小心味精?

味精並不是目前危害香港人健康的最嚴重敵人。
論損害人體、令人早死的可怕程度,汽車、焚化爐、工廠,甚至日常吃的糖、鹽、油,比味精都嚴重得多。單是食物裡的附加劑,防腐劑(例如在蠔油、叉燒、香腸、涼果等之內)對人體的害處相信不比味精小。
但是這不等於說我們因此可以任由味精繼續污染大眾的飲食:
  • 因為味精使用氾濫,幾乎無處不在、避無可避,令許多人上癮,也令許多人憎恨且害怕;
  • 因為味精破壞了烹調的文化與藝術,令我們吃不到各種食物的原來美味;
  • 因為味精的使用縱容、鼓勵食物製造商和飲食店使用劣等材料,令大眾因此長期失去營養,損害健康;
  • 因為味精氾濫,已經污辱了香港飲食天堂的美譽,令遊客存在戒心,減少來觀光,來了也不敢多吃;而且在全世界,中國菜的名聲也因味精而大受損害,西方人聞虎色變,把味精症候叫做「中國餐館症」;
  • 因為有些人對味精敏感,吃過之後身體不適,而目前的飲食店和加工食品沒有給他們(和其他不想吃味精的人)選擇的權利,被迫做味精奴隸,這是極不民主的情況;
  • 因為目前幾乎所有本港的下一代都被長期餵味精,但他無從選擇,不知道後果,而味精對嬰兒幼童的生理及發育很可能造成極嚴重的損害;
  • 更因為味精對人體究竟是否無害、長期天天吃味精是否安全,目前還有大量疑問科學未能解答,大有可能日後會證實味精會妨礙發育、損害視力、智力、生殖力、遺傳,甚至引起哮喘病、心臟病、肥胖症、高血壓、癌症(詳見上文)。
為了大眾的安全、為了維護民主、為了維持並發揚各地傳統的飲食文化,我們都不能坐視味精氾濫。

應該怎樣做?

■ 個人方面

  1. 不讓嬰兒及幼童吃到味精——特別是不帶他們上茶樓酒家餐廳快餐店等地方進食。
  2. 盡量少外出進食,多家裡吃自己煮的食物。
  3. 在家裡煮食不用味精、雞精、鮮露,不買含大量味精的蠔油及茄汁。
  4. 不買含味精的零食。
  5. 少吃加工食物(罐頭、凍肉、香腸、火腿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肉類。
  6. 留意仔細閱讀一切調味品及加工食物的標籤與包裝,看看含有那些附加劑。

■ 飲食店方面

  1. 盡量減少直接使用味精。
  2. 供應兩種食物:「加味精」與「不加味精」,任由顧客選擇。
  3. 在餐牌上聲明那幾種食物不加味精。
  4. 設兒童餐或特別兒童食品,不加味精。
  5. 主要以兒童為對象的店舖不使用味精。

■ 社會團體方面

  1. 保護公眾消費權益的團體應多做廣泛的試驗,公佈資料,讓市民知道那些牌子的食品含有多少味精,那類飲食店用較多味精。
  2. 各烹飪講座、課程、學校、書籍及傳媒上的烹飪專欄文章停止鼓勵或指示入廚人士使用味精。
  3. 傳播媒介多介紹味精的資料、最新研究消息、市面上使用情況等。
  4. 關注大眾健康的團體多辦展覽、研討會等活動,介紹味精的真相。
  5. 各醫院、學校飯堂、渡假營、團體飯堂停用味精。
  6. 施壓敦促政府盡快做以下的事。

■ 政府方面

  1. 從速製訂食物最高含味精的限量,立法並執行以懲罰出售超量味精食物的廠家與店舖。
  2. 限制味精廣告及宣傳活動,規定禁止使用「天然」、「安全」、「健康」、「富營養」等字眼。禁止在廣告中利用兒童及婦女作宣傳。
  3. 立法規定所有味精及含味精的產品在標籤及包裝上註明清清楚楚的警告字樣,聲明不得給嬰兒及幼童食用。
  4. 立法禁止嬰兒及幼童食品加味精。
  5. 衛生部門加強檢驗各類加工食品及飲食業的出品,警告大量加味精的廠商及店舖。
  6. 教育及新聞部門推行廣泛教育宣傳工作,讓市民認識味精的真相。中小學教科書加強健康飲食的資料,灌輸正確觀念。

慢慢跑,瘦比較快!


信每位正在或曾經減過肥的朋友,都對跑步這項有氧運動又愛又恨吧!

跑步不只可以鍛鍊肺活量,更能燃燒脂肪,讓我們更快貼近我們的瘦身目標!

『跑沒兩下就又喘又累』是您跑步時的寫照嗎?

你知道當你跑得氣喘吁吁,又累又酸,但有可能對減脂沒有太大幫助嗎?

嚇一跳對吧!一樣是每天跑三千公尺,花15分鐘跑完跟花30分鐘慢慢跑,哪一個對瘦身有幫助?答案是後者!

不是說前者跑得快就沒有效果,當人們在運動時,心律高於75%以上就幾乎是以肌肉裡的肝糖為熱量消耗來源,而當以65~75%的心律運動,則是以脂肪為大部分的熱量來源。

當你以較快的速度進行跑步時,會運用到大量的白肌(也就是快肌或速肌),快肌的特性是爆發力,但耐力較低,而當你慢慢跑時,會運動到紅肌(也就是慢肌或遲肌),紅肌的耐力非常的強!而且低速的跑步不易堆積乳酸!可以讓你跑上一小時都不會累!所以以較慢的速度進行跑步時,不但比較輕鬆,對身體的負擔也小,而且燃燒脂肪更有效率。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跑步時,心律大概是多少呢?

一個方法是買有心律功能的手錶及心跳帶,可以在跑步時隨時監控自己的心律。
不過這種手錶大多不便宜!這邊提供另一個簡單評量自己心律的方法!

就是在跑步時,調整自己的呼吸及步伐,如果會『喘』,就代表你太快了!
65~75%的心律大概是你跑步時『無法唱歌』,但可以『聊天』的心律,以速度來說大概是快走的速度,沒錯!就是快走!看起來可能很慢很龜!但消耗脂肪可是比快走又更多咧!

如果可以,找個伴一起跑吧!或是帶著你的隨身聽或手機出發吧!

車子要保養,妳也要


人詢問一個家境富裕的太太:「妳家賓士車有保養嗎?」

她回答:「當然有了。」

朋友又問:「那自行車有保養嗎?」
她笑着說:「自行車不值錢,用不着保養。」

主持人問:「妳的意思是說,只有值錢的東西才需要保養!那妳自己保養了嗎?妳期待妳老公把妳當賓士車,還是自行車?」
這位太太聽完一愣,馬上意識到她的問題。

什麼叫高品質生活?你不愛惜自己,没有人會愛惜你,與其抱怨,不如讓自己值錢!

你開着雙B房車,肚子却頂著方向盤~累不累?
你掛著LV包,包裡裝著胰島素降血壓藥~苦不苦?
你擁有百萬的名床,却天天失眠~氣不氣?
你蹲幾十萬的馬桶,却拉不出來~難不難?
你雖有很多錢,却要跟醫生去分享~恨不恨?
好好愛自己,我們才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產品!

生活品質是和健康掛勾的。健康雖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失去一切!

請好好的保養一下你那比賓士車還寶貴的身體吧!

愛自己,才是愛家人!

如何把脂肪練成肌肉?

很抱歉,這是不可能的...

在有一次的聚餐中,我朋友跟我說,他想練肌肉,想要先吃胖一點,比較好練!
聽完差一點沒昏倒!肌肉就是肌肉,脂肪就是脂肪!兩者之間截然不同!脂肪除非投胎轉世,否則練一百年他也不是肌肉,是贅肉!脂肪如果可以變成肌肉,那麼膝蓋就可以練成大腦!

瘦小腹、瘦大腿、瘦手臂的運動?

常看到電視上,或是某些文章裡面提到『可以瘦小腹、瘦小腿、瘦手臂的運動』,在這裡告訴各位捧油,脂肪的消耗是全身性的,你不可能藉由某種運動來專瘦到特定的部位,所以不可能“動哪裡,瘦哪裡”,沒有這種東西!!

特定部位的運動,是有拉提或是緊實的效果,但如果要消除脂肪,很抱歉,你還是得乖乖的做有氧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

還有人會問,那按摩推脂呢?
很抱歉!按摩對於『消耗脂肪』實在也沒有太大的功效!若說是要皮膚緊實、淋巴排毒、加速血液循環可能還比較有用!

或許真的有人、或是朋友告訴你這真的有效!殊不知這只是肌肉或脂肪周邊的水分暫時被移位,而不是真正的減去脂肪!

痛風尿酸 Q&A

Q1.什麼叫高尿酸?
Ans:尿酸是人體內普林(Purine)代謝的最終產物,所謂的「高尿酸血症」,指的便是血中尿酸濃度過高,ㄧ般規定:男性血中尿酸濃度大於7 mg/dl以上,女性血中尿酸濃度大於6 mg/dl以上,便稱為「高尿酸血症」


Q2.高尿酸和痛風有何不同?
Ans:高尿酸血症與痛風之間為因果關係,更確切的說,高尿酸血症即是導致痛風的元兇。並非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均會發生痛風,多數人終其一生只有持續高尿酸血症而已,而其中僅有10~20%會出現痛風性關節炎。因此尿酸的控制尤其重要。尿酸值高就應該儘早預防、飲食控制、多喝開水,以免日後痛風性關節炎、腎病變,尿酸結石等嚴重合併症相繼發生。


Q3.要先治療高尿酸,還是痛風?
Ans:高尿酸是因,痛風是果,治療痛風當然要先控制尿酸,無尿酸就無痛風,尿酸控制得好就沒痛風了。

GI值 - 升醣指數

果家裡有糖尿病的親人或者是朋友,相信對GI值應該不陌生!( 什麼?你不知道!那你該打屁股了! ) 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GI值!


GI值的定義

GI值是以食用純葡萄糖(pure glucose)100公克後2小時內的血糖增加值為基準(GI值=100),其他食物則以食用後2小時內血糖增加值與食用純葡萄糖的血糖增加值作比較得到的升糖指數.升糖指數越高的食物,食用後越容易使血糖升高.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目前已經公布了五百六十五種常見食物的升糖指數,一般含糖分較高或是消化吸收快的食物,如精製米、麵粉製品,水果中的西瓜、芒果、鳳梨、香蕉、荔枝、龍眼等血糖指數較高,而含纖維質較多的食物,如糙米、燕麥或全麥食品,以及蕃茄、葡萄柚、芭樂,及大部分的蔬菜,血糖指數較低。

為什麼糖尿病的病友需要低GI的飲食呢?
因為糖尿病人本身的胰島素無法正常分泌或運作,所以當GI值過高的食物進入消化系統之後,造成血糖濃度上升,而胰島素又無法正常工作時,造成噁心、暈眩、嘔吐、心跳加快,長期下來更會造成腦部、血管、眼部甚至腎臟的病變!

一卡不等於一卡!
那麼低GI飲食對減肥又有什麼幫助呢?我們知道胰島素可以促體脂肪的合成!兩份相同熱量的食物,低GI值的一方不但可以減少體脂肪的合成,更可以穩定血糖,維持飽足感!